年報季報“冰火兩重天” 機構建議堅守低估值券商龍頭股
截至目前,上市券商2021年年報及2022年一季報數據均披露完畢。整體上看,相比2021年營收、凈利潤普增的良好態勢,2022年一季度絕大多數上市券商主要經營指標出現明顯回落。
業內人士認為,政策利好與制度創新仍是當前券商板塊“主旋律”,建議堅守主線清晰、明確的低估值龍頭。
2021年凈利潤超百億券商增多
數據顯示,A股41家券商中,有37家2021年營業收入較前一年出現增長,其中16家營收規模超過100億元。中信證券以765.24億元位居第一,海通證券、國泰君安證券排名第二、第三;華泰證券、中國銀河證券、申萬宏源證券、廣發證券、中金公司、中信建投證券、招商證券2021年營收均在290億元以上。
相比營收,2021年歸母凈利潤超過百億元的券商共計10家,較前一年(5家)明顯增多。中信證券2021年歸母凈利潤達231億元;國泰君安、華泰證券2021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50.13億元和133.46億元;歸母凈利潤超過百億元券商還包括海通證券、招商證券、廣發證券、中金公司、中國銀河證券、中信建投證券、國信證券。
從凈利潤增速看,中原證券堪稱是2021年上市券商中的一匹“黑馬”。作為一家小型券商,其歸母凈利潤規模為5.13億元,但凈利潤增速卻高達392.04%。此外,東方證券2021年歸母凈利潤規模突破50億元,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97.26%。
與2021年同期相比,2022年一季度上市券商業績整體回落明顯。中信證券2022年一季度罕見地出現營收下滑,同比下降7.20%至152.16億元,不過其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.24%,達52.29億元;中信建投證券2022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逾10%至15.42億元,但其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31.83%,達63.32億元。
4月數據或承壓
談到業績下滑原因,開源證券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高超認為,受股市下跌影響,無論是傳統券商還是互聯網財富管理龍頭,一季報業績均低于預期,跟投、直投、IPO包銷以及基金委外投資等被動方向性頭寸給券商2022年一季報帶來較大壓力。
一季度公募基金對券商板塊的熱情也有所降溫。據東方證券統計,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,券商板塊公募重倉股持倉占比為0.46%,較2021年四季度0.66%的占比有所下滑,顯示出券商板塊投資情緒趨冷。
東方證券指出,整體來看,機構資金對非銀板塊的配置處于歷史底部,但板塊估值同樣處于歷史底部位置,部分標的超跌明顯,配置價值凸顯;對券商板塊而言,政策利好與制度創新仍是“主旋律”,在市場艱難時期,更要堅守主線清晰、明確的低估值龍頭。隨著市場與基金銷售回暖,可持續關注大公募主線。
中原證券非銀金融行業分析師張洋認為,短周期內券商指數仍將維持弱勢震蕩走勢,再度大幅向下修正空間有限,待行業整體經營環境改善后方能出現較為持續的反彈趨勢。建議積極保持對券商板塊的中長期關注,關注板塊內的低估值品種。